新华社|让“懂法人”讲好村规民约——2025年河南法治乡村建设见闻
近日,司法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法治乡村基层行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效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河南。从“凉亭夜话”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到“智慧平台”推送反诈提醒,从“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到村规民约落地执行……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河南各地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近日,司法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法治乡村基层行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效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河南。从“凉亭夜话”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到“智慧平台”推送反诈提醒,从“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到村规民约落地执行……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河南各地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结婚可以,彩礼得28.8万,少一分都不行”——这样的对话,在不少地方的婚恋市场上并不少见。明明国家早就点名整治天价彩礼,倡导移风易俗,可有些家庭还是把彩礼当成“面子工程”,年轻人为了成家只能咬牙硬扛。这背后,既有传统观念的惯性,也有攀比心理的推波助澜,天价彩
近日,司法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法治乡村基层行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效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河南。从“凉亭夜话”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到“智慧平台”推送反诈提醒,从“法律明白人”参与调解到村规民约落地执行……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河南各地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双院村的村规民约制定工作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村“两委”通过广泛征集民意,倾听村民心声,将大家最关切、最迫切的问题汇聚成条,起草了涵盖民主决策、勤俭节约、勤劳致富、环境卫生、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等多个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2025年以来,洪水镇以村规民约“小切口”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规”出了乡风文明好景象,“约”出了基层治理新风尚,催生出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
这些年,我国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不过,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地区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孩子满月、乔迁新居等等,都会办些酒席,而且攀比之风有所盛行,仪式档次不断升级。大操大办拼排场、讲面子,循环往复的人情债、份子钱,不仅给很多农村
乡村振兴,文明为魂。近年来,成集镇法华村锚定文明乡村建设目标,以村规民约修订为突破口,通过广纳民意、多元宣讲等一系列举措,破解陈规陋习难题,构建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让文明新风浸润乡土、惠及民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上午,新洲区文明乡风建设及乡村治理工作推进会在汪集街陶咀村召开。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邾城街龙桥村温情洋溢的重阳敬老活动,以及陶咀村以“文明积分”引导新风尚的实物兑换现场,亲身感受全区推动移风易俗、深化乡村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骑马坝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全过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为目标,以“六步法”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劲吹乡村大地。
“婚宴不超过20桌,每桌标准控制在800元以内。”此前,当地红白事流行攀比,杭久治一度担心这个标准的婚礼会不会被村民笑话太简单。
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近日,广平县南韩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启动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提升行动,以“小约定”撬动“大文明”,让村规民约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文明新风的导航标。
近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承办的村规民约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板仓街道兴唐村举行,现场村民们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这背后,是该村近年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制定、推广和运用村规民约,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以“小村规”撬动了乡村治理的“大变
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是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典型宣传,营造“人人遵规守约、户户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顺义组工”开设“基层善治,相约而行”专栏,展现各属地落实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编者按: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特别是推进移风易俗的指示精神,根据省委、市委关于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方面的工作要求,武威市文明实践办指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焦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
今年以来,南阳市西峡县军马河镇结合“我们的节日”、张贴村规民约、文化下乡等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旨在推动形成文明、节俭、绿色的移风易俗风尚,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南峪乡以规范提升“一约四会”为抓手,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建强“四会”组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表示,移风易俗关系千千万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心工程,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紧迫任务。2019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就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作出部署,树立了鲜明的导向。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介绍文明乡风建设以及举办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现场文字实录: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特别是推进移风易俗的指示精神,根据省委、市委关于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等方面的工作要求,武威市文明实践办指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焦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基层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讲究排场,一场下来花费不少。现在好了,大家都简办,既省钱又省心。”辛寨街道辛中村村民刘能武说。这是辛寨街道推行“三破三立”移风易俗工作法后,村民生活发生的一个真实变化。